2022年,主要海军强国为维持并扩大海上优势,推出多项战略规划,谋划舰船装备技术发展;加强舰船工业基础能力建设,提高舰艇研制能力;稳步推进主战舰艇、舰船电子信息技术、舰载武器技术、无人系统、舰船动力技术等装备与技术的研发及应用。
美日印积极扩充航母力量,法国优化新型航母方案。4月,日本称第二艘“出云”级直升机母舰“加贺”号已开始航母化改装,包括涂覆甲板耐热涂层及甲板改造等,预计2023年3月完成。7月,印度海军首艘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完成第四阶段海试并交付,9月正式服役。8月,美海军第三艘“福特”级航母“企业”号铺设龙骨;10月,“福特”号航母开始首次部署,部署期间航母打击群由第二舰队指挥,并与加拿大、丹麦、芬兰、法国、德国、荷兰、西班牙和瑞典等国舰艇开展系列演习训练。10月,法国海军展出设计优化更改后的新型航母模型,该航母预计2025年开工建造,2038年服役,取代届时退役的“戴高乐”号。
美日印韩稳步开展驱护舰更新换代,多国海军逐步扩大驱护舰规模。驱逐舰:1月,美海军公布下一代驱逐舰DDG(X)概念设计的具体方案,该舰将配备“宙斯盾”基线雷达、综合电力与能源系统、高能激光武器等先进系统。3月,最后一艘“阿利•伯克”级IIA型驱逐舰“帕特里克•加拉格尔”号铺设龙骨;8月,“阿利•伯克”级III型舰“耶利米•丹顿”号铺设龙骨。5月,印度海军“维萨卡帕特南”级(P15B型)驱逐舰“苏拉特”号下水。7月,韩国海军KDX-III型第2批首舰“正祖大王”号驱逐舰下水,该批计划建造3艘。9月,日本提出建造2艘2万吨级“宙斯盾”驱逐舰,并在2023财年预算申请中增加设计研发费用,该级舰长约210米,宽约40米,计划首舰2027年服役。11月,美海军“朱姆沃尔特”号驱逐舰结束西太部署,启动早期升级改造,包括电子战、水下战、舰载雷达和火控系统等,以解决频出的性能问题。护卫舰:3月,波兰海军选定巴布科克国际公司“箭头-140”护卫舰设计的具体方案,计划2023年开工建造,共采购3艘。3月,韩国海军第8艘也是最后一艘“大邱”级护卫舰“春川”号下水,计划2023年底服役,取代现役1500吨级和1000吨级护卫舰;4月,“蔚山”级护卫舰首舰“蔚山”号铺设龙骨。3月,日本海上自卫队“最上”级护卫舰2号舰“熊野”号服役, 3号舰“能代”号于12月服役。4月,英海军首艘31型护卫舰开工建造,该级舰计划建造5艘。4月,西班牙海军首艘“博尼法兹”级(F 110型)护卫舰开工建造,计划于2027年交付,将取代“圣玛利亚”级护卫舰。5月,印度海军第3艘“尼尔吉里”级(P17A型)护卫舰“乌代吉里”号下水;6月,第7艘铺设龙骨,该舰尚未命名;7月,第4艘“杜纳吉里”号下水;9月,第5艘“塔拉吉里”号下水;该级舰共计划建造7艘,由印度马扎冈造船厂和加登里奇造船厂联合承制。6月,印度提出采购8艘下一代护卫舰,将基于印度海军内部设计,可执行搜索、监视、反舰反潜作战以及沿海防御等多种任务。8月,美海军“星座”级护卫舰首舰“星座”号开工建造。11月,英国防部授予BAE系统公司42亿英镑合同,用于追加建造5艘26型护卫舰。11月,法国海军首艘FDI护卫舰“罗纳克”号下水,该舰由法国舰艇装备集团建造,计划为法国建造5艘,并为希腊建造3-4艘出口型。
美俄英印持续推进新型核潜艇研制,多国稳步发展常规潜艇。弹道导弹核潜艇:1月,俄罗斯“北风之神”-A级弹道导弹核潜艇2号艇“奥列格王子”号服役,12月,3号艇“苏沃洛夫将军”号交付并加入太平洋舰队;8月,俄罗斯红宝石设计局公布“大角星”新型弹道导弹核潜艇设计概念,并部分披露潜艇技术特征。6月,美海军“哥伦比亚”级弹道导弹核潜艇首艇“哥伦比亚”号举行开工仪式。攻击型核潜艇:5月,美海军“弗吉尼亚”级Ⅳ型攻击型核潜艇2号艇“俄勒冈”号服役,6月,3号艇“蒙大拿”号服役,11月,9号艇“阿肯色”号铺设龙骨。7月,俄海军首艘可携带“波塞冬”核动力无人潜航器的特种核潜艇09852型“别尔哥罗德”号交付。8月,英海军“机敏”级攻击型核潜艇5号艇“安森”号服役。常规潜艇:1月,意大利海军首艘U212 NFS型潜艇开工建造。2月,俄海军“拉达”级(677型)常规潜艇3、4号艇举行钢板切割仪式;8月,2号艇“喀琅施塔得”号开始工厂试验。3月,日本“大鲸”级常规潜艇首艇“大鲸”号服役,该艇排水量4300吨,采用X舵、泵喷推进,配装锂离子电池AIP系统,水下高速续航力大幅度提高,航行机动性和安全性更高,隐身性更好;10月,3号艇“迅鲸”号下水,预计2023年交付。4月,印海军第六艘“鲉鱼”级常规潜艇“瓦格希尔”号下水,预计2024年3月交付。5月,土耳其与德国合作建造的“雷斯”级常规潜艇6号艇“希兹尔•雷斯”号下水,预计2023年交付海军,将取代“阿蒂莱伊”级。6月,瑞典“布莱金厄”级(A26型)常规潜艇首艇“布莱金厄”号铺设龙骨。
多国开展指控系统升级工作,积极构建新型通信网络并发展水下通信技术。指控系统:2月,BAE系统公司联合英国防装备与保障局、英海军完成2艘“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作战系统软件重大升级,包括基础设施系统、作战管理系统、战术数据链集成。5月,英国防部与欧洲导弹集团签订超过3.76亿美元合同,为6艘45型驱逐舰“海蝰蛇”防空导弹系统升级指控系统,以提高其防空作战能力。11月,韩国国防技术发展研究所与LIGNex1公司签订396亿韩元“潜艇智能任务支持系统综合自动化技术”研发项目合同,将首次为韩国潜艇作战系统的核心功能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明显提升潜艇独立作战能力和生存能力。通信系统:2月,美海军水下战中心纽波特分部协助仿生网络声纳公司,并在纳拉甘西特湾测试HydroNet水下调制解调器。3月,以色列DSIT公司推出“白色指针”先进水下通信系统,该系统可支持水面舰艇、潜艇、蛙人、蛙人运载器、无人潜航器之间的语音和数据通信。8月,美海军授予BAE系统公司4260万美元合同,采购7套“网络化通用战术数据链”系统,计划装备航母和“星座”级护卫舰。10月,德国罗德与施瓦茨公司将联合欧洲空客集团防务与空间业务部,研发第六代海军安全通信技术。
多国推动雷达和声纳技术进步,并持续推进雷达升级换代。1月,雷声技术公司和美海军计划用SPY-6(V)4雷达改装21艘IIA型驱逐舰,这是对海军主力舰艇的重大升级,将提升其探测灵敏度、精度、距离、分辨率等;4月和5月,美海军分别授予雷声技术公司31.6亿美元和4.23亿美元合同,用来生产AN/SPY-6(V)系列雷达;7月,雷声技术公司交付首个AN/SPY-6(V)3雷达阵列,计划装备“福特”级航母(除首舰外)、“星座”级护卫舰等。2月,美海军研究署与萨伯集团签订1510万美元合同,为“全数字雷达先进的技术演示验证”项目提供先进X波段雷达演示平台,在对抗环境下演示验证全数字雷达性能。4月,美海军水面战中心达尔格伦分部测试了“未来X波段雷达”系统样机,该雷达计划替代美海军多型舰艇装备的AN/SPQ-9B雷达。4月,BAE系统公司完成“工匠”3D雷达对高速反舰弹道导弹探测跟踪能力的演示验证,该雷达是GWS 35“海洋感受器”区域防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4月,德国亨索尔特公司获得超1亿欧元合同,为德国海军F126型多功能护卫舰等装备TRS-4D雷达,预计首批雷达将于2025年交付。6月,波前公司开发出“至点”超高分辨率多孔径侧扫声纳和“警惕”前视声纳,可用于无人系统成像和导航。6月,以色列DSIT公司推出“骑士盾”水下防御系统,该系统可执行水下安保任务,能够集成至20英尺标准集装箱,便于存储和运输。8月,以色列航空工业公司推出新型STAR-X三坐标舰载雷达,该雷达专用于近海巡逻舰和其他小型舰艇,采用模块化和全数字软件架构,可应对多种任务和威胁。9月,MIND科技公司在美海军“海岸三叉戟2022”演习期间成功演示验证“海蛇”低成本反潜系统。11月,萨伯集团获得3000万美元修订合同,为美海军生产2部AN/SPN-50(V)1舰载空管雷达系统,并提供安装和备件支持服务。
美激光武器上舰,欧洲继续推进高能激光武器发展。8月,美海军“阿利·伯克”级驱逐舰“普雷布尔”号上安装了“太阳神”(HELIOS)系统,这是美海军“阿利·伯克”级首次装备激光武器。11月,欧洲导弹集团在英国防科学技术实验室靶场成功开展“龙火”激光武器的首次静态高功率发射试验,验证了该武器可远距离安全控制光束并将其聚焦到极其精确的点上。
多国海军采购导弹,提升舰艇作战能力。7月,澳大利亚国防部授予挪威康斯伯格公司约4846万美元“海军打击导弹”采购合同,该弹将替换RGM-84“鱼叉”Block 2反舰导弹,并计划于2024年集成至“安扎克”级护卫舰和“霍巴特”级驱逐舰;8月,美海军授予雷声技术公司5710万美元“海军打击导弹”采购合同,该弹将搭载在近海战斗舰、“星座”级护卫舰等舰艇上;11月,英海军宣布选定“海军打击导弹”作为45型驱逐舰和23型护卫舰的下一代反舰导弹,该弹将替代计划于2023年退役的“鱼叉”反舰导弹。7月,俄罗斯“锆石”高超声速导弹完成国家试验;11月,俄国防部采购数10枚“锆石”高超声速导弹,预计2023年底交付,该导弹此前曾在“北德文斯克”号核潜艇、“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护卫舰上成功试射。10月,美国批准日本采购32枚“标准”-6 Block 1型防空导弹,接收该导弹后日本将成为美国以外首个部署“标准”-6的国家,提高日本海基防空和弹道导弹防御能力及美日军事互用性。11月,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获得5.8亿美元“三叉戟”II D5导弹的生产和部署支持合同,预计2027年9月前完成。
法国启动新导弹项目,多国推进导弹及武器系统升级改进。2月,法国武器装备总署与欧洲导弹公司真正开始启动“未来巡航/反舰武器”(FC/ASW)导弹项目研发,该项目将于2030年前替换英法现役多种导弹,包括舰基的“鱼叉”和“飞鱼”反舰导弹。2月,美海军战略系统项目部与德雷珀公司签订升级“三叉戟”-2潜射弹道导弹惯性制导系统合同,升级后该导弹系统作战能力将维持至2042年。3月,英国防部与美国签订3.31亿美元“战斧”Block IV巡航导弹升级合同,旨在将库存的“战斧”Block IV巡航导弹升至“战斧”Block V巡航导弹,提升其射程和抗干扰力,第一批导弹升级工作将在2024年开始。
多国海军舰艇开展导弹试射,推进作战能力生成或舰上系统适配性。4月,韩国海军“安昌浩”号常规潜艇在黄海沿岸连续试射了2枚潜射弹道导弹,发射间隔20秒,标志着韩国潜射弹道导弹有望短期内实现作战部署。10月,印度首艘国产核动力潜艇“阿里汉特”号成功从水下试射了一枚弹道导弹,使印度成为第6个同时具备海陆空核打击和反击能力的国家,逐步加强印度军事打击能力。11月,俄“北风之神”-A级(955A型)弹道导弹核潜艇“苏沃洛夫大元帅”号在国家认证测试最后阶段成功试射了一枚“布拉瓦”洲际弹道导弹。
多国开始新无人系统研发工作,美海军持续推进无人系统应用。3月,英海军授予奎奈蒂克公司882万美元“吸血鬼”无人机为期4年的第一阶段合同,旨在研发用于情监侦察的低成本固定翼无人机,共计划交付4架无人机。3月,REMUS 300入选美海军“下一代小型无人水下航行器”项目;11月,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公司宣布将研发REMUS 620中型无人潜航器,该潜航器以REMUS 300潜航器为基础设计,主尺度和重量与REMUS 600潜航器相似,首艘计划2023年下水,2023年底或2024年交付。4月,德事隆系统公司“航空探测器”无人机在美海军“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上完成首次试飞,展示了高海况环境下支持美海军舰载任务的能力。5月,美国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宣布研发具备短垂起降能力的MQ-9B无人机,包括“天空卫士”和“海上卫士”两种机型,有望搭载在航母或两栖攻击舰上。8月,美海军授予6家造船公司总价值6210万美元的大型无人水面艇(LUSV)概念设计合同,旨在研究可运载货物、传感器和武器的多种大型无人水面艇概念,增强海军水面部队能力。
美海军在演习中试验无人装备,韩国推动有人-无人作战概念发展。1月,美海军中央司令部举行为期18天“国际海上演习2022”(IMX 2022),该演习是世界上最大的海上无人系统演习,涉及10个国家80多型无人系统。6月,韩国国防发展局宣布成功完成“反潜战无人潜航器”(ASWUUV)作战演示,2017年国防发展局与韩华集团开始研发该潜航器,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后将与潜艇部队协同作战,扩大潜艇部队行动范围,帮助海军构建“海上有人-无人双重作战架构”。8月,“环太平洋2022”多国演习中,美海军共派出30多型无人系统参加,展示了美海军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分布式海上作战、联合全域作战、从任意传感器到任意射手、有人-无人编队。
水面舰大功率发动机逐步向清洁化发展,美国加速水下推进低噪声研发技术。3月,英国海军称8艘26型护卫舰均将配备选择性催化装置,以满足国际海事组织Tier III排放标准。5月,罗罗公司动力系统业务部批准其MTU1600和MTU4000系列发动机使用生物质燃料、氢化植物油燃料、电转液燃料等EN15940认证的替代燃料。 2 月,美海军授予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应用研究实验室一份价值1810万美元的合同,将研发用于下一代攻击型核潜艇的低噪声推进技术,。8月,美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发布“先进推进器试验”项目(APEX)征集书,旨在设计、建造和测试更安静、更高效的下一代潜艇和无人潜航器推进装置。
国外加速发展下一代舰艇电力系统,舰艇直流电网、储能系统逐步上舰应用。4月,莱昂纳多DRS公司获得美海军7280万美元合同,将完成首次小批量舰载能量仓生产。5月,美海军下一代驱逐舰DDG(X)项目办公室发布信息征集书,针对DDG(X)向电力和推进设备制造商及相关方寻求综合电力系统相关解决方案。5月,印度巴拉特重型电力公司和通用电气能源转换公司签署备忘录,联合为印度海军研发综合电力推进系统。5月,瑞士ABB海事公司与荷兰达门船厂签订合同,将为德国在建的4艘F126型护卫舰提供舰载直流电网系统,该系统将使舰上柴油发电机可变速运行,并能降低燃料消耗。8月,美海军研究署授予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一项为期4年、价值80万美元的合同,探索在下一代舰载电力系统上集成交流/直流电源和负载的方法,以及储能系统与电网的智能集成方案。9月,英国罗罗公司获得荷兰达门造船集团合同,为F126型舰提供16台MTU4000系列变速发电机组,这是达门造船集团首次将变速发电机组与舰载直流电网相结合,有望提高发动机运行效率,降低维修成本。首批计划于2024年交付。9月,ABB海事公司在汉堡国际海事展上推出了新型固态断路器SACE Infinitus,该断路器是全球首款通过IEC60947-2认证的断路器,可为舰船直流电网提供一体化的保护和控制,计划于2023年第一季度批量生产。
韩国完成潜艇燃料电池开发,新型无人系统动力技术进展显著。1月,加拿大细胞机器人公司Solus-LR无人潜航器完成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的耐久性测试,并于7月完成与电池与潜航器的集成试验。2月,韩国国防发展局宣布完成潜艇燃料电池“甲醇重整装置技术”开发,并可能将装备于第二批“安昌浩”级潜艇。3月,丹麦哥本哈根水下公司研制了新型轮缘推进器,既可作为无人平台主推进动力,也可作为姿态调整的辅助动力。9月,韩国Bumhan公司展示了为韩海军“反潜战无人潜航器”研发的氢燃料电池,计划2030年前交付。7月,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与德雷克赛尔大学研制出一种可用于自主潜航器的超快速无线充电系统原型,足够为“金枪鱼-12”无人潜航器提供高达10库伦的充电速度。
上一篇:2023 年船用发电机组专业调查报告预测到 2028 年
下一篇:无尽的拉格朗日怎么研究舰船热游问答